为深入了解长山村当地比较优势和产业优势,探索产业振兴带动农户就业创业、增收致富的长效机制,从多方面完善乡村产业振兴政策,2024年1月24日,中国农学会与太阳集团城网站2003联合组织的“千万工程与乡村振兴”调研实践团走进位于三亚市崖州区的长山村。作为太阳集团城网站2003《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》课程的育人延伸实践,此次调研由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曹正伟带领,来自全国9所高校的21名同学参与。
第一站:三亚仕泓农业产业基地
长山村产业振兴成为当地群众稳定增收的关键路径。为推动产业发展,村党委坚持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战略。自2023年以来,长山村大力招商引资,创建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,引进当地头部企业三亚仕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。该公司投资兴建了一体化的创新农业科技产业项目,包括虾青素蛋鸡养殖、冷藏保鲜冷链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。项目建成后将为当地提供500余个就业岗位。公司总经理隋仕礼表示,通过蛋鸡养殖和鸡粪有机肥的种养循环模式,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,符合国家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理念。
农业产业基地调研
第二站:三亚南鹿莲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
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任务。为实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,长山村充分利用地理优势,因地制宜,积极探索并推进一系列生产模式,以种植反季节瓜菜和芒果为主,槟榔、哈密瓜、莲雾的种植及家庭养殖为辅。长山村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:按照反季节瓜菜亩产量平均2000公斤,芒果亩产量1500公斤、槟榔亩产量2000公斤,全村农业总产值可达到约1800万元。不过,产业振兴过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,三亚南鹿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马亚龙表示,由于技术门槛高,莲雾市场竞争压力小,通过严格的产品质量分级,优质优价,结合地理优势发展莲雾产业,能够精准瞄定目标客户群体,实现增收。但病虫害和长途运输导致损害率较高,制约莲雾产业的进一步发展。同时,通过主打品质而过度拉高价格的商业模式如何维持稳定的客户群体,仍是需要探索的问题。
莲雾现代农业产业园调研
第三站:海南省豇豆“防虫网+”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
谋划好产业发展蓝图只是第一步,让群众愿意跟着干,才能真正把产业发展起来。豇豆作为当地引进的重要经济作物,但受虫害影响较大,为解决“致富”路上的绊脚石,当地引进了“黑科技”。琼崖农业生产经营部生产基地负责人袁廷庆介绍,示范区内主要的防虫技术有:防虫网阻隔技术、优势天敌应用技术、植物诱导免疫技术和高效低毒药剂应用技术等。示范区100亩地实现全覆盖防虫网,与同时期为天然种植豇豆相比,害虫种群数量比露地种植减少75%左右,综合防控效果85%以上,化学农药减量30%以上,农残检测合格98%以上,示范区豇豆亩产2500公斤以上,亩增加空收益4000元以上,切实实现了药肥双减,增产创收。
绿色防控示范区调研
第四站: 长山村党群服务中心
调研团结束实地调查后,前往长山村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座谈。何代花主任介绍,崖州区乡村振兴局与长山村党委以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为切入点,通过整合推进乡村振兴、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等措施,致力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,巩固脱贫攻坚成果。在产业发展方面,采用“公司+农户+村集体”的合作模式,与当地龙头企业合作,通过入股形式进行合作,通过租金、分红和务工等方式多方面增加居民收入。在乡村治理方面,推进环境美化、垃圾分类和环卫一体化,切实提高了环境宜居程度。数据显示,2022年长山村脱贫户的收入为2445元,2023年增至2788元,同比增长14.2%,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;2023年,长山村的村集体收入显著增长,达到106万元,较2022年的17万元大幅提升。然而,在座谈会上,长山村党委成员也实际表达了一些发展中面临的痛点、难点问题,包括如何统筹协调农业、生态、环保等部门工作,吸引和留住人才,以及土地流转和耕地红线等问题。
座谈会
成员感悟
这次调研中,我们深入了解了长山村在豇豆病虫害防护网建设、南鹿莲雾小镇和三亚仕泓农业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等方面的努力。长山村通过积极进行人居环境整治,引入企业和先进技术,致力于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。作为革命老区,长山村的领导强调在提升经济的同时,必须注重人文建设,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并重,体现在村民公约的设立上,与“千万工程”战略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一致。然而,乡村建设也面临着产业单一、人才外流等问题,这也成为村党委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我们需要充分学习长山村在种养循环生态模式、豇豆病虫害防护网建设等方面的经验,同时直面发展过程中的难题,正视乡村振兴历程的复杂性。只有真正行动起来,才能为广大农民群体谋福利。
——陈贝贝
文|许江冰 陈姿屹
图|马云霄 马晴川